34、民事诉讼取证指南:说说录音证据

在智能手机普及的今天,用手机录音取证已成为民事诉讼中的常见手段。但许多当事人对录音证据的效力存在误解,也不知道如何制作、保存、提交录音证据。本文将向您介绍一些录音取证的常用技巧和知识。

一、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能否作为民事诉讼的证据?

录音的音频文件属于电子数据,可以用作民事诉讼的证据。如果录音有足够证明力,且无相反的证据足以推翻该录音,录音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最高人民法院的裁判观点:未经对方同意的录音,如果没有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也未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二、录音取证的注意事项

1.原始载体保存:如果录音文件多次转存,不能展示原始载体,且对方否认,该录音原则上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因此,如果录音取证,建议使用专用设备录音,并保留原始存储介质(原始载体)以及原始音频文件。

2. 对话完整性:录音应包含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关键内容需清晰可辨。剪辑过的录音因无法反映完整对话过程,如果对方否认,一般不被法院采信。

3. 身份明确性:如果录音未明确对话人身份,法院也可能不予采信。建议通过实名认证的电话录音,在对话中确认双方身份。

4.录音取证之前梳理取证要点,制定证据方案。根据证据方案设计对话内容,有利于提高证据的证明力。我上周开庭的一个案件,对方提交了一段将近三十分钟的录音,其中二十多分钟都是多人在激烈争吵(听录音就能想象得到当时场面混乱),就这样的录音证据,如果想用谈话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其证明力是极弱的。

三、偷录是否违法

民事诉讼录音证据效力_录音取证技巧和知识_民事诉讼法 调查取证

在公共场所或本人住所录音,即便偷录也不违法。比如有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案例明确,酒店大堂录音具有证据效力。但是,侵入他人私密空间录音取证,或者以违法的手段偷偷录音(例如在他人车上偷偷安装录音设备,利用间谍器材违法监听),属于非法。以非法手段偷录的录音,因为不具合法性,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四、民事诉讼中录音证据,应该如何提交

民事诉讼中,以录音作为证据,应该同时提交录音音频文件以及录音文字实录。其中,录音音频文件一般以光盘或者u盘的方式提交,开庭时核展示、核对原始载体。

五、录音证据的缺陷

录音证据在处理上比其他证据更为复杂。对录音证据的证明力的评价也比较复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比如上下文、语境、歧义、甚至是语气语调等。需要考虑的因素越多,变数就越大。相对而言,录音证据属于比较容易找到反驳理由的一类证据。多数录音证据的证明力不及书证,甚至不如微信聊天记录。因此,如果有其他的更好的证据形式,原则上不建议选用录音证据。

误判录音证据的效力和证明力,可能会影响到整个案件。多了解合法取证的技巧,既能维护自身权益,又可避免踏入法律雷区。遇到复杂情况时,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

【我是上海的李雪波律师,若需咨询,可关注我后私信】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