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小组活动中基本统计方法.ppt

产品质量波动规律_qc现状调查方法_QC小组活动基本统计方法

QC小组活动中基本统计方法江西省质量协会2007年3月培 训 要 点QC小组活动程序基本统计方法、工具一、统计方法及用途1、什么叫统计方法?统计方法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并对其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产品实现过程存在着波动或变异;服务过程与服务结果也存在着波动或变异;过程的输入,过程的活动和过程的输出均存在着变异。所以我们需要统计技术。2、统计技术的作用:归纳、分析问题和显示事物的客观规律,而不是具体解决质量问题。 在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现场中,我们到处都要同变量、波动和风险打交道。经常要用到统计调查、统计分析、统计判断等统计思想方法考虑问题。 3、 统计技术的用途: 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2、比较两事物的差异;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试验方案;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布状况和动态变化。 二、产品质量波动产品质量具有波动性和规律性。产品质量波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当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时,生产出来的产品的质量特性数据,其波动又服从一定分布规律,这就是产品质量的规律性。正常波动异常波动1、正常波动:(1)原因:由随机原因引起;(2)结果:影响微小;(3)处理:不能消除,减少代价大;仅有正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统计控制状态,简称为控制状态或稳定状态。 2、异常波动(1)原因:由系统原因引起;(2)结果:影响较大;(3)处理:容易去除。异常波动的生产过程称为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简称失控状态或不稳定状态。质量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要找出产品质量波动规律,把正常波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消除系统原因引起的异常波动。三、统计数据及其分类 1、计量数据 凡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可以用测量工具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数值的这类数据,就叫计量值数据。 如:长度、容积、重量、化学成份、温度…..等。2、计数数据凡是不能连续取值的,或者说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而只能得到0或1,2,3……等自然数的这类数据,就叫计数数据。如:不合格数只能得到1件、2件或1台、2台…。计件数计点数四 、统计特征数1、样本平均值X2、样本中位数X3、样本众数M4、样本方差S25、样本标准偏差 S6、样本极差R表示数据集中程度表示数据离散程度计算实例测得某产品的质量特性值数据为:8、7、 9 、 8 、6、7;请计算 X 、X、S2、S、R(可保留根号)。公式见P105页X =X =S2=S =R = 3 质量管理中常用的统计工具和方法老七种工具:排列图、因果图、散布图、控制图、调查表法、直方图、分层法 。新七种工具:系统图(树图)、关联图、亲和图、过程决策程序图法、矢线图法(甘特图)、矩阵图、矩阵数据解析法。其他工具:简易图表、正交试验设计法、优选法、头脑风暴法、水平对比法、流程图法等根据分析的对象不同统计工具可分为两类: 对数字资料 进行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术有:排列图、直方图、控制图、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等。 对非数字资料 进行处理的常用工具和技术有:分层法、因果法、树图、二维分析图水平对比法、流程图、头脑风暴法等。书中介绍常用的统计方法调查表、分层法、头脑风暴法、亲和图、 排列图因果图、树图、关联图水平对比法、流程图、简易图表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正交试验设计法矩阵图、箭条图、过程决策程序图法调 查 表一、调 查 表1、概念:调查表又叫检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是收集和记录数据的一种形式,便于按统一的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2、调查表的作用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数据、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在质量管理和QC小组活动、质量分析和质量改进活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常用的调查表不合格品项目调查表P108缺陷位置调查表P110质量分布调查表P111矩阵调查表P112用户意见调查表 (实例)调查人: 王平调查日期:2006年1月20日调查地点:第一百货商场调查方式:根据用户意见本上的原始记录四季度三季度二季度一季度1同顾客 吵架样品不销售包装不精美价格偏高设施不齐全购物环境差接待不及时服务态度差商品不齐全用户意见类别时 间2005年序号4、注意事项 (1)合理地设计调查表的表头; (2)调查表中应包括:调查者、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式等内容; (3)设计调查表时要正确地分层,防止分层项目的概念混淆。 (4)正确地记录数据。调查表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选题现场调查设定目标确定主要原因效果检查制定巩固措施排 列 图二、 排列图1、定义:排列图又叫帕累托图。 是将质量改进项目从最重要到最次要进行排列的一种图示技术。 2、排列图构成: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组成。排列图组成:由两个纵坐标(频数、累计百分数)、一个横坐标(项目),几个依高低顺序排列的直方柱(“其他”一项除外)和一条累计百分比折线(帕累托折线)所组成的图。 排列图的原理: “关键的少数,次要的多数”排列图频数N=累计甲乙丙丁其它3、排列图用途:(1)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个质量改进项目对整个质量问题的影响; (2)识别进行质量改进的机会。 4、排列图运用程序1、选择需要进行分析的项目。2、选择用于质量分析的度量单位。3、选择进行质量分析的时间范围。4、制作统计表。5、画横坐标。(项目)6、画纵坐标。(左度量单位、右累计百分比)7、在每个项目上画矩形。8、画累计频数曲线。例:某QC小组针对“废品损失大”的问题,从统计报表中收集到相关数据,作出废品损失排列图 2005年四季度废品损失费用统计表 合计其它53000白度低48000松紧差裂口破洞1累计(%)损失额(元)名称序号 90000 损失额(元)累 计(%) 3 45N= .395 .889 .o废品损失排列图制图人:王华 时间:2006年1月20日排列图实例例题:某车站统计2005年度用户意见:卫生差720条、开水供应不及时1440条、买车票难3420条、工作人员态度恶劣180条、出站不方便、安全检查慢等其他意见共240条,请画排列图并指出意见最大的是什么问题(大家自已画) 6、注意事项 (1)如果没有找到关键的少数项目要考虑重新进行项目分类; (2)纵坐标上的频数单位,原则上以“主要项目”为准; (3)不太重要的项目列入其他栏,排在最后;项目少时不需要其他栏; (4)各因素之间不要有因果关系; (5)标注清楚; (6)关键少数项目应是本小组能解决的最突出的问题,不强调累计80%A类因素的标准。 (7)对主要项目采取改进措施后,检查效果时要重画排列图进行比较;7、判断若排列图排出的主要项目改进后 总频数减少,排列次序后移,说明措施有效; 总频数未变或只有少量变化,说明措施不明显; 主要项目后移,次要项目前移,而总频数无多大变化,则说明项目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有些项目措施可能有副作用。排列图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选题现场调查效果检查例:运用排列图选题公司要求线体存在问题课题选定DVD光驱下线率必须达到5%以下降低DVD光驱调整误判率15265台100%年1月—6月DVD光驱下线排列图60调整误差光头位偏装配不良焊接不良其它4000%%%%分 层 法三、分 层 法1、概念:分层法又叫分类法、分组法。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志,把搜集到的大量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统计数据加以归类、整理和汇总一种方法。 分层的目的在于把杂乱无章和错综复杂的数据和意见加以归类汇总,使之更能确切地反映客观事实。2、分层法作用 分层法常用于归纳整理所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常与其他统计方法结合起来应用,如分层直方图法、分层排列图法和分层调查表等。 注意事项:运用分层法时,不宜简单地按单一因素分层,必须考虑各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效果。分层标志: 人员、机器、 材料、方法、测量、 环境、时间、 其它分层的目的不同,分层的标志也不一样分层原则同一层次内的数据波动尽可能小,层与层之间的数据差别尽可能大。3、分层法应用程序1)收集数据;2)将采集到的数据根据目的的不同选择分层标志;3)分层, 按层归类;4)画分层归类图 。例3: XX装配厂的气缸体与气缸盖之间经常漏油,经过对50套产品进行调查后,发现两种情况:1)三个操作者在涂粘结剂时,操作方法不同;2)所用气缸垫由两个制造厂提供。于是对漏油因素进行分析共计王师傅李师傅张师傅漏油率不漏油漏油操作者按操作者分层调查表按制造厂家分层调查表共计公司B公司漏油率不漏油漏油供应商按两种因素交叉分层调查表B公司A公司共计张师傅李师傅王师傅10937漏油不漏油3905漏油不漏油漏油不漏油合计61362漏油不漏油操作者合计气缸垫漏油情况操作者分层法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选题现场调查制定对策实施对策简易图表四、饼 图 饼图:把数据的构成按比例用圆的扇形面积来表示的图形五、折 线 图折线图:用来表示质量数据随时间推移而波动的状况。六、 柱 状 图柱状图:用长方形的高度来表示数据大小,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七、雷达图简易图表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选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确定要因效果检查制定巩固措施总结和下一步打算因果分析图八、因果图 1、概念:因果图又叫石川图、特性要因图、树枝图、鱼刺图,它是揭示质量特性波动与其潜在(隐含)原因的关系,即表达和分析因果关系的一种图表。 2、因果图作用1)分析因果关系;2)表达因果关系,积累经验;3)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即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寻找措施以促进问题的解决。 第一层原因第三层原因主要问题环料机人原因类别第二层原因因果分析图基本图形因果 图应用 程 序1、确定主要问题,一个问题一张图;2、规定可能发生原因的主要类别;制造业 :人、机、料、法、环、测服务业:人员、政策、程序、场所3、开始画图:结果(问题)画在右边矩形框内,各类原因放在左边;4、寻找所有下一层次原因,并画在相应枝上,最少要有二层,最多不超过四层,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为止;5、评审图,确保逻辑上无差错因果图实例硬度高 料测量有杂质基座缸孔直径超差执行工艺差人机法刀 具压不紧工件切削用量材质差刀具不准 在现场调查中找到问题症结后,小组成员运用头脑风暴法讨论和分析,找出若干条影响因素,绘出因果分析图如下:进给快夹 具直径小油压低未按间隔时间换刀未按操作程序执行未用标准环校验缸孔余量大转速低4、制作因果图时应注意的事项1)画因果图时一般先开头脑风暴法会,并把每个人的意见都一一记录;2)主要质量问题(特性)不能笼统,要具体;3)各层次的因果关系分明,最高层次的原因应寻求到可以直接采取具体措施为止; 4)“要因”一定要确定在末端(最深层次因素)上,而不应确定在中间过程上; 5)对末端因素,特别是“要因”应科学论证; 6)论证合格的“要因”一定要在对策表上反映出来。 7)规范图形及文字,右边方框图写主要问题,箭头斜线的角度一致, 30°、 45 ° 、60° 。因果图常与排列图、对策表联合起来应用,因而在我国工厂中将他们通称为“两图一表”。系统图九、树 图(系统图)树图是系统地把某个质量问题或事件分解成许多组成要素,以显示问题与原因、事件与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顺序关系的图示技术头脑风暴法产生的意见、观点,因果图和亲和图形成的见解等均可转换成树图。主题主要类别组成要素子要素侧向型树图基本图形:宝塔型树图主题主要类别组成要素子要素 (2)按树图的类型分:因素展开型:层次之间是因果关系;措施展开型 :层次之间保持目的和手段的关系。3、树图的应用程序①简明扼要地叙述要研究的主题;②确定该主题的主要类别;③构造树图,把主题放在左框(或上面)内,把主要类别放在右边(或下面)方框内;④确定其组成要素和子要素,用“”连接;⑤子要素放在主要类别的右边(或下面)相应的方框内;⑥评审画出的树图,确保无论在顺序上或逻辑上均无差错和空档。关 联 图关联图:是表达关系复杂、原因之间又相互关联的单一或多个问题的图形。是根据逻辑关系理清复杂问题、整理语言文字资料的一种方法。用途:QC小组活动中用于原因分析。类型:中央集中型、单侧汇集型(P130)基本图形p131箭头只出不进为末端原因,箭头只进不出为问题问题原因1原因2121、 针对存在的问题,召开原因分析会,广泛提出可能影响问题的原因;2、理清原因之间逻辑关系,如有相互交叉影响,则用关联图;3、把每个原因或问题做成卡片,问题放中间,原因围绕着问题,用箭线连接原因 结果 ,末端原因放在最外侧。4、一般情况下,规范的关联图是经反复修改后完成 ,经确认的要因,要在图中作标识关联图绘制方法:峰谷用电受罚功率因数低发电机无工补偿低低压无功补偿不够峰负荷大于谷负荷用电高压同步电机无功补偿低办公照明在峰时使用部分生产单位电容器损坏较多生活用电在峰使用使发电负荷无变化 功率因数低受罚生产,用电负荷无变化3外购电负荷不变未固定在峰时计划检修中央集中型关联图(P7)p133 外购电成本升高原因分析三种工具比较箭线箭线直线箭线联接线部分原因把两个以上的问题纠缠在一起对两个以上问题进行分析没有限制原因之间有交叉影响对单一问题进行分析关联图没有限制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影响对单一问题进行分析树 图一般不超过四层原因之间没有交叉影响对单一问题进行分析因果图展开层次 原因之间的关系适用场合 工具 名称水平对比法 十一、水平对比法(标杆管理) 1、概念:水平对比法就是将过程、产品、服务质量同公认的处于领先地位的竞争者的过程、产品、服务质量进行比较,以寻找自身质量改进的机会。 、卓越绩效标准都提到水平对比法水平对比法的核心:比、学、赶、超水平对比 — 标杆管理 — 典范借鉴()比、学、赶、(帮)、超行业内 跨行业 运作过程的借鉴告诉你——应走哪条路绩效的借鉴告诉你——应该如何快速前进水平对比法的模式(根据对比分析对象分)内部水平对比竞争对手对比功能性水平对比(相似公司) 一般性水平对比(可能领域)水平对比法的应用步骤1、确定对比项目:综合项目或单项;过程或结果2、确定对比对象3、收集资料4、归纳、整理、分析资料,进行对比5、实施改进水平对比法在QC小组活动中运用场合选题现状调查设定目标效果检查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